近日,日系三巨头中的本田和日产相继公布了7月份在华销量数据,结果令人惊讶。
数据显示,7月份,本田在华销量为89691辆,同比下降32.8%;日产为59507辆,同比下降43.61%,环比下跌13.93。这些数据都远低于去年同期的水平,也低于今年上半年的平均水平。
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可谓惨淡。
(资料图)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车企在7月份却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以比亚迪为例,7月份其销量为262161辆,同比暴增61.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05,000辆,同比增长175.1%。其他国产品牌如吉利、长城、上汽等也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国产车企凭借产品力、技术创新和市场敏感度,成功抢占了日系车失去的市场份额。
91che认为,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下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随着政策扶持和消费者认知的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引擎。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产销量分别为378.6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新能源汽车在2023年上半年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8.3%以上。
其中,纯电动汽车实现了271.9万辆的销量,仍然是新能源汽车产销的主要车型,占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72.6%,同比增长30.3%。而日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布局相对滞后,没有推出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品,导致其在这一领域失去了先机。
二是产品更新换代不及时。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主力产品多为老牌热销车型,如轩逸、天籁、逍客等。这些产品虽然有着稳定的用户基础和口碑,但也面临着产品力下滑和消费者审美疲劳的问题。而近几年,日系品牌并未在国内推出全新的创新产品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兴趣,导致其在市场上缺乏活力和吸引力。
面对中国市场的挑战,日系品牌也在积极寻求转型和突破。
近期,丰田、本田和日产都宣布了在中国市场上的电动化战略,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推出多款纯电动车型,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同时,日系品牌也在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引入更多的新技术和新设计,以提升产品力和竞争力。
然而,日系品牌要想在中国市场重拾辉煌,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毕竟,国产车企已经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形成了强大的优势和壁垒,而且在产品力、技术创新和市场敏感度方面也不断提升。日系品牌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突围,不仅需要有足够的实力和信心,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创投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