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财经观察】长丰“破浪”

2023-08-14 11:16:36 来源:《徽商》杂志2023年6月刊

焊装车间内火花四溅,机器人挥动“手臂”,因其配备了高精度传感器和视觉系统,能够精准焊接车身部件;智能化流水线上,工人们检查、调试;周围,满载物料的AGV无人搬运车来回穿梭……5月29日,长丰县下塘镇步入初夏,一场小雨过后愈发闷热。比天气更为热烈的是比亚迪汽车事业群第十一事业部总装合肥工厂。


(相关资料图)

经过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工艺流程后,平均50秒,就有一辆整车从这里下线。甚至有戏言称,下线一辆整车比做一个下塘烧饼还快。

难以想象的是,眼前这片规整的厂房在两年前还是一片荒草地,而不断刷新的日产量正是的“长丰速度”的一个缩影。

过去十年来,凭借“产业、科创、资本”三箭齐发,长丰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五个百亿台阶。摆脱“贫困县”、跻身“百强县”,长丰县仅用了四年时间,并在此后的7年里连续进位,2023年居全国百强73位。2022年,长丰县地区生产总值823亿元,连续四个季度位居全省投资“赛马”首位;今年一季度,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5.1%,增速领跑长三角。

从“贫困”到“百强”的纵身一跃,成了长丰发展最具辨识度的特质,也令其成为安徽县域经济中绕不开的高质量发展样本。5月29日,《徽商》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团走进长丰县一探究竟……

从“工业立县”到“制造强县”

距离首辆红色比亚迪秦PLUS DM-i新能源汽车从位于长丰的合肥工厂驶出已过去近一年时间,而23天签约、42天开工、280天建成280万平方米厂房、5个月产值过百亿元、10个月整车下线的佳话仍在被传唱。

比亚迪与长丰的“闪婚”,可谓双赢。

一方面,“这里紧邻合肥,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在引进比亚迪之前,已经形成了百亿元新能源产业链,这也是比亚迪得以迅速形成产能的原因。”长丰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石磊告诉记者,“红灯呈报”“周六解题”等创新制度,顶格推进“久拖不决、久治不愈、久攻不下”的问题、难题、新题等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令以比亚迪为代表的重大项目归属感不断增强。

“项目建设期间,长丰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几乎每周六必到项目现场商议调度建设过程中的问题,24小时有人回应。”比亚迪合肥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除整车外,比亚迪核心零部件如发动机、电机及总成均在合肥基地生产。2022年,该基地实现产值148亿元,而今年1至3月,公司就已实现产值124.2亿元。

未来,项目达产后,可年产15万辆新能源汽车、年产值超过600亿元,预计可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总产值1000亿元,并规划持续加大投资。

另一方面,比亚迪的进驻也令长丰县迅速“出圈”。

“自从比亚迪决定要落户下塘,县里天天都要接待几波客商,过去无人问津的地方,如今成了客商们都想来的地方。”长丰县投资促进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孙青松表示。

不仅仅是比亚迪,2022年,中创新航、优信汽车等百亿项目相继落地于此,并在一年内建成运营。至此,长丰实现全年规上工业产值超千亿、达1106亿元,单月产值超百亿元,堪称创造历史。

在石磊看来,坚持“项目为王”是长丰县从“工业立县”走向“制造强县”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长丰县以“技术+资本”为双翼助推工业“腾飞”,在产业上,培育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家电、高效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健康、现代高端服务“三主三新”产业;

在主体上,培育规上工业企业359家,市场主体突达11.7万户,近两年净增6万户;

在资本上,发挥国有资本杠杆撬动作用,国有平台北城投资公司完成发债融资32亿元,设立或参与基金18支,规模达330亿元,规模居安徽全省县级最大。

2022年,全县双招双引硕果累累——全年共完成亿元以上新签约项目80个,同比增长7%。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2个,超50亿元项目2个,20亿元以上项目6个,5亿元以上项目19个。

从“农业强县”到“科创强县”

今年恰逢长丰脱贫摘帽十年之际。

期间,长丰县从全国唯一的省会城市下辖国家级贫困县,到跻身全国百强,六年连续进位,2023年居全国百强73位、长三角“两线一域”152个县市第40位;规上工业总产值从504亿元增长到908亿元,年均增长13.7%,其中,战新产业产值对规上工业产值贡献率由9%提高到62%。

与此同时,长丰实现了人口、中小学生、资金“三个净流入”,常住人口从62万人增至125万人;中小学生从5.6万人增加到11.1万人,每年转入学生数是转出的近一倍;存贷款总额达1428亿元,十年增长7.1倍,年均增长18.7%。

更难能可贵的是,长丰亦是全国1710个县市中,唯二不依托矿产等自然资源、自力更生从“贫困”迈入“百强”的县。

回顾从长丰“贫困”到“百强”的高质量发展,石磊认为,关键在于走好“三条路”,即理清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的思路,走稳“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正路,不走弯路。除了项目为王,建设制造强县,还要紧扣“一体化、高质量、现代化”三个关键词,打造农业强县和科创强县。

首先是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为长丰县擘画出一幅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蓝图。

石磊介绍,全县紧抓耕地、种子“两个要害”,集成“种子、智慧农业、合成生物、菌物”,助力“种业之都”,以市场化、产业化思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智慧农业谷、中国菌物谷、产业孵化中试城“两谷一城”解决技术问题、种子问题、成果转化问题,土壤检测等117项成果就地转化,带动各类经营主体近400个,江淮园艺、国豪种业入列全国种业阵型企业。

截至目前,全县粮食稳产65万吨,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87%,高于全国、全省、全市水平,“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中心”先后得到省委、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农业生产“大托管”示范入选全省首批、全市唯一。

其次,通过产业与人才两大“肱骨”撑起“科创强县”,令长丰县居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33位、位次省内县域第1。

产业上,全县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行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推动企业“上规、上亿、上云、上市、上百亿”,培育国家高企291家、两年增长近1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数量全省县域第1。

人才上,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成立慧丰国有人才公司,今年以来,为企业招工2.5万人次,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2名院士、220名科研类硕博士、25名专家指导员常态入驻。

从均衡发展到结构优化

在下塘镇政府三楼会议室的“重大项目保障作战图”上,项目拆迁、征地补偿、土地平整、用水用电保障、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具体责任人、完成期限等一目了然。下塘镇还成立投资项目代办服务中心,长丰县每周召开“周六解题”会议,让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面对面沟通诉求,相关职能部门现场立下解决问题的“军令状”。

重大项目的快速落地、产业集群的加速疾跑背后,长丰县走出了一条优化营商环境、筑巢引凤的特色之路。

针对低效项目、僵尸企业、闲置土地等,长丰县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为牵引,实施低效用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行动,力争用最少的土地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每年清理低效用地不低于1000亩,并且进一步完善招商项目签约、落地、竣工闭环式推进机制,力争土地审批之时就是项目开工之日。

此外,长丰县还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职能,利用线上线下平台为县内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融资支持等全方位服务,打通政府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打响长丰为企服务“店小二”金字招牌。常态化开展“千名干部进万企”,对全县“上规、上亿、上云、上市、上百亿”企业,年均化解问题3000余个。

“项目备案、公司注册、施工准备等有上百个手续和环节要跑,我原来心里想着,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肯定要一个一个上门去‘求’。没想到,县里相关部门却主动上门来服务。”中创新航合肥基地相关负责人如是告诉记者。

长丰很“长”,南北相距70公里,县城北置邻淮南,南部北城近省会,曾几何时,南北不均衡、城乡差距大的局面制约着县域协调发展。

但随着全县“一区六园”的格局重构,协调发展问题得以破解。

该县以双凤经开区为领头雁,带动推进双墩北城服务产业、岗集汽车零部件和现代物流、下塘智能制造、吴山新能源汽车配套、杨庙食品加工、水湖产教融合等产业集聚式发展,“一园一主导、一园一特色”产业地标日趋完善。

“一区六园”指挥部的成立也进一步推进了扁平化大部制改革,着重处理“统分”关系,六个产业园设立事业部,实行部长负责制,各事业部负责“招商”,各乡镇负责“安商”“亲商”,形成产业布局、招商引资、资源要素全域“一盘棋”。

但如今,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再度涌现。

研究县域经济的公众号“卒名小丝县域研究”指出,当下的长丰县经济对比亚迪依赖较重,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未来长丰要围绕城市承载力提升、辐射皖北能力提升,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城市功能建设,依托比亚迪等链主企业,延伸主导产业链条,加快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吸纳新兴产业项目。”该公众号撰文指出。

在一份安徽省2023年重点项目清单(第一批)名单中,合肥比亚迪汽车零部件(二期)项目、(三期)项目,合肥毅昌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3D曲面玻璃盖板、可穿戴设备先进材料盖板及车载玻璃面板生产项目等赫然在列,即将落子长丰,既有首次落地,也有梅开二度。

随着越来越多的重大项目开花结果,长丰的千亿目标越来越近。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创投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

返回顶部